近些年,開始從國外刮起的極簡風,追求“Less is more”,從單色極簡主義到悠閑奢華,這種簡約的室內設計方法是我們的最愛之一,極簡生活在某種意義上更是一種高逼格的質感生活。那么怎么樣的設計才是極簡風?極簡風裝修案例分享給大家。
案例一:朦朧、冷調、漂浮
建筑師Vladimir Radutny在芝加哥對標志性的 Lake Shore Drive建筑群進行了翻新,使用內斂的配色展示建筑和景觀。
這個現代主義塔樓于1951年完工并列入美國史跡名錄。其建筑師便是大名鼎鼎的密斯范德羅,一句“Less is more."不僅成為設計師的啟明燈,也作為一種極簡的生活追求流傳下去。
Radutny為其中一個項目選擇了一個更酷的調色,并打開了布局,以最大化地面空間,并將視覺焦點直接轉移到密歇根湖外。通過移除所有不透明的墻壁,并引入流動空間定義平面的建筑語言,創(chuàng)造了以往不存在的空間體驗。
建筑師將臥室,浴室與居住的隔板改為落地式半透明玻璃。一個看似連續(xù)的玻璃平面的整合,保護了兩個主要生活區(qū)之間的隱私。然而,它的真正功能是創(chuàng)造一個幻覺的背景,動態(tài)的情緒變化。臥室和浴室又被木制存儲空間分開,看起來漂浮于地板與天花板之間。
案例二:關鍵詞:框架、明亮、對比
整個公寓采用黃銅裝飾,燈具和配件,包括餐桌上方的Lambert和Fils吊燈。 一系列不同長度的黑色框架從用餐區(qū)延伸到整個起居區(qū),并進入玻璃辦公室。
案例三:輕薄、幾何、光線
美國Jensen Architects在舊金山改造了維多利亞式住宅,背面采用多孔鋁板,極簡主義內飾與之匹配。項目被授予了2017年AIA舊金山歷史保護獎,該獎項融合了原創(chuàng)和現代元素。
公寓內設有一個沿著整個墻壁延伸的內置長凳。 長凳與起居室的壁爐相遇,壁爐鋪有傾斜的白色地板磚?,F代化的木制樓梯,它的銳角形成一個螺旋形,厚厚的欄桿增加了它的體積。
簡單的形式往往能夠帶給人們更多的空間感與愉悅感,也是內容大過于形式的一種設計方式。但在一些實際的設計當中,極簡風裝修卻并不容易,這樣高難度的裝修設計最好是選擇更專業(yè)的裝修公司或團隊,不然自己裝修太容易變成簡陋風了。